2023年1月11日,上海市黄浦区第三期艺术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如期举行,活动以“在研究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研究与专业背景”为主题展开了线上研讨。
教师的成长有多种途径,用研究的方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背景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新形态的现实需要。
导师庄琪分别从“什么是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特点”“研究型教师善于思考的表现”“建构个人理论实践的根基”这几个方面,与学员们探讨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
第一,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导师庄琪表示,研究型教师应当是有思想的行动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执着的热爱,并能不断追求完美。研究型教师不仅要学会认识自我、反求诸己,明晰专业发展途径、寻找专业成长的空间、对自身教育教学形成理性思考,还要学会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创新,与时代同步。
第二,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特点。导师庄琪指出,研究型教师的成长是累积的、阶段性的、可持续性的。懂得追问实践,向经验学习,不断的行为跟进,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行动起点。而懂得跳出自己看自己,打破思维定势,推进教师角色的不断演进、思维品质的不断深刻、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从而实现多元的、主动的探究性实践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研究型教师善于思考的表现。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大多形成了一套自洽、内化、模式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导师庄琪鼓励学员们要善于思考。要有想法、会设计、能落实、善提炼。要学会用迅速联想的思维方式捕捉问题,生成资源性的智慧,以独特视角寻找问题。学会由繁到简寻找突破口,系统形成设计思路,移植借鉴多种资源。合理分解,细化实际行动的步骤,不断调控,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运用整体系统思维提炼主题,批判性地对经验和方法进行反思,表述研究成果,寻找新的问题。
第四,建构个人实践理论的根基。导师庄琪提到,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问题就在于如何在艺术教育教学的综合性与可行性之间寻求平衡点。如何能既符合综合性的逻辑追求,又能符合艺术门类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从而构建具有相互关联的艺术课程体系。那就在于老师们平时要积极实践:多看、多想、多做;善于整理:归纳、整合、解释;回顾实践:反思、运用、传播;修炼品格:用心、坚持、多元。
研讨的最后,导师庄琪勉励学员,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广阔的土壤。只要老师们能够挣脱一些自我的束缚,用研究优化自己的教学思考,用研究突破教学的现实瓶颈,用研究满足自己的个性需求,就能助推自我教学特色的形成、催化自我专业的成长、推动教学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从而构建合作互助的平台,真正实现在研究中发展,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新生。
最后,导师张菊为学员们做了本学期的活动小结。带领学员们回顾了本学期初工作室制定的三年活动方案到目前为止所开展的情况,并与学员们制定了下一步的研修计划。
两位导师满怀期待,希望工作室可以助力每一位成员在现有的夯实基础上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新学期里能有新收获,相互陪伴,相互鼓励,在研究中共同成长。
撰稿人:张唯雯
照片:董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