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质量评价与考试命题改革
暑期在线教研活动的第五期下半场,由张征老师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系列解读与培训活动第六期孔企平教授的“学业质量评价与考试命题改革” 给数学组带来了她的解读。
学业质量评价是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在评价方面第一次出现了学业质量标准;第一次明确了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评价;第一次强调了考试命题的改革与创新。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以核心素养为主线构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一体化的数学课程体系。
一、 “学业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如何理解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及其表现、课程总目标以及学段课程内容的学业要求为依据,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并用以反映学段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的达成度。孔教授根据新课程标准划分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讲明了学业质量标准在不同学段的要求。
(二)什么是标准中的学业质量观
新课标改变了以数学知识点为纲的学业质量观,建立了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观,新的质量观整合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评估学生学业质量
评估学生的学业质量关键是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指出评价核心素养的三个角度——知识主题、问题情境、情感态度。
知识主题角度——突出整体性,以结构化数学知识主题为统领,在形成与发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等数学素养。
问题情境角度——突出了实践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社会情境以及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数学与科技情境中,在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维与语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型观念、数据观念、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等数学素养。
情感态度角度——突出数学学科育人价值,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探究质疑、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二、建立促进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评价的导向与依据
要以数学核心素养的测评为导向,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视过程,促进人人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多元评价体系的四个要素
评价形式丰富,包含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维度多元,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表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和发展变化。
评价主体多样,包含教师、学生、同学、家长,并给出了实际案例。
呈现方式适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
第一学段的评价应以定性的描述性的评价方式为主;第二,第三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四学段可以采用等级和分数结合的方式。
这里也给出了3个切实可行的案例:
评价方法1:小小表扬信——激发学生上进心
评价方法2:榜样在身边——取长补短看得见
评价方法3:多一句评价——让我们的批改更有温度
三、考试命题改革
(一)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进行考察,要注重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感悟,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合理应用。不出偏题、怪题。要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终极性的。
命题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科学的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
(二)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命题
第一,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第二,重点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第三,不断探索数学命题的革新创新。这里也给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实际案例。
四、小结
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为评价改革提供框架和依据;
要建立新学业质量观,改变过分关注零碎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做法,关注整体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树立素养本位学业质量观和评价观;
在问题设计上,鼓励设计整合性、情境化、开放性的问题,根据学生在真实情景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表现;
在评价方式上,要改变过于关注标准答案的做法,通过观察、讨论、展示、交流、同伴或自我评价、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式,在真实的情境中全面评价学生素养发展的情况;
在结果呈现方面,要根据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特征,制定等级化和描述性的评分标准,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家长提供有实质内容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改进。
教研活动的最后,聂老师提出,我们可以依托这里分三学段提出的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在新学期进行细化,对不同年级、上下两学期的学生评价表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