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自我 实现发展
——民主生活发言稿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邓卫红
开学不久,我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担任了一中心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众所周知,一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和较好社会声誉的学校,正如很多熟悉学校现状的领导、专家、教师说的那样,一中心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发展高度,要继续发展,存在不少困难,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接受新任务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不能辜负所有支持我的人的信任。
学实活动的开展,一次次的深入学习,使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观,是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中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为本,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师生的共同成长应当成为学校办学的主要目标。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以学校课程建设为平台,开发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落实满足教师发展的校本培训,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提高办学质量,使一中心小学成为拥有较高社会美誉度的学校。
二、树立全面、协调的教育发展观。
要处理好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与师生的发展、学生发展中人格与学力发展、教师发展中专业发展与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等关系。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应该具备大局观,全方位地关注各项工作。
三、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域。学校课程建设不应将目光局限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上,而应该更加关注让学生拥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
通过学习,结合上任三个月来的工作实际,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理论知识学习不够系统深入。
面对全新的工作,以往自己的语文学科教学背景显然无法适应管理所有学科教学工作的需要,同时,学校管理,尤其是课程建设等方面,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除了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的学习外,日常的学习,更多的是临时抱佛脚式,需要什么了,赶紧找几本相关的书籍翻阅一下,或者是凭自己的兴趣所在,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专业书籍,缺少一个有助于现任工作的、有序的学习计划。
二、了解教学现状不够广泛深入。
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应该对学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现状了如指掌,虽然我已经注意到要深入每个班级,深入每个办公室,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但因为开学各项工作繁忙,自己又任教了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所以进展较慢。尽管也经常和一些教师谈心,巡视了教学状况,但离自己原来预定的目标差距甚远,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工作目标制定不够层次分明。
正如国家教育有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样,一中心小学的办学质量的提高,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水平、课堂教学实效等方面的提升也应该有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愿景。接受任命后,我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做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分析,找到了一些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也制订了相应整改的对策,但恰恰忽视了确立目标达成的阶段性标准,于是造成了工作时出现了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够井然有序。或者目标不够适切,使得工作没有取得预计的效果。
四、工作作风不够耐心细致。
在众多制约一中心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因素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是关键。以往取得优异成绩并不能掩饰教师队伍的不均衡发展,在拥有一批教学骨干教师的同时,学校也有少数教师无论是专业态度,还是专业能力都尚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要打造一支高效的教师团队,除了要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外,最难做的就是提高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与这些教师,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的接触中,有时,我会显得比较急躁,缺少足够的耐心,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影响这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工作中,有时我也会有情面观点,面对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虽然会提醒,但显然缺少力度,没有让这些教师感到自己的不足。
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思想观念上的,也有工作方略上的,但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事务,轻学习。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当工作事无巨细的出现在面前时,我总认为工作如此繁忙,当然首先应该处理好手头的事务,以往担任科研室主任打下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作为支撑,缺乏学习的压力感和紧迫感。
二是重个人,轻合作。
学校教学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单靠一个人,或者是教导处的几位教导,是无法实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的。由于担任工作不久,忽视了管理理论的学习,因此在管理中如何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如何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等,都缺少全面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是重眼前,轻长远。
眼前的一时一事也许可以让大家很容易看到自己工作的成绩,但很多长远规划的逐步落实一时很难看到明显的实效,作为分管领导,我更多地考虑到的是眼前的成绩,而没有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问题。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也找到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这是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坚持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确保教学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落实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要认真政治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尤其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方针政策。二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学习管理、课程、教学等理论,以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全面提高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除了加强理论学习外,还要充分利用这次参加督导的机会,认真地向兄弟学校学习,向校长们学习,了解其它学校在发展中已经取得的成绩,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为一中心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机。
二、进一步联系群众,改进作风,规范行为。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和家长组成的教学共同体。分管教学工作,就是要服务于这个共同体。联系群众就是要做到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教师的需要,了解家长的心声。管理都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充分体现尊重和关注,真正体现学校“情感育人,文化治校”的办学理念。
广泛地深入到学生、教师和家长中间,不能仅仅是我的个人行为,更应该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组、学校教育委员会的作用,实现分层管理,各司其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
改进工作作风,对于教师队伍中专业成长有困难的教师,应该区别对待,对那些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应该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而对于那些本身要求上进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各种支持,给予他们成长时间和空间。
三、进一步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打造团队。
在学校工作中,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人处在中心位置。因此,依靠教师办学,促进学生成才,应成为治校兴校的重要方略。
一方面,要确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通过教师的主体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要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校本培训、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涌动教育热情,树立教育理想。
另一方面,要把教师视为办学主体,真正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学校的发展最终要依靠教师实现。分析一中心小学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不能只是学校行政领导和分管部门的事情,而应该要把分析的过程变成统一认识,确立目标,明确要求的过程,使得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目标。
学无止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不断的深入,对于自己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修正。三个月的工作,最令我感动的是来自于学校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在今天的民主生活会上,大家能够进一步帮助我找到自己的不足,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