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在线网 > 创建动态 > 正文
弘扬国粹 传承昆曲艺术
发布日期:2016-01-08    作者:
 

弘扬国粹传承昆曲艺术

昆曲扎根卢湾一中心小学

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5年,我校与上海昆剧团合作,将昆曲艺术引进校园,开展昆曲艺术讲座等普及活动,启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因昆曲缺乏适合小学生学唱及欣赏的曲目,且唱词、唱腔、身段表演对学习者皆有较高的综合要求,故在小学学段传承昆曲艺术存在着许多困难。因师资问题学校曾有一段时间中断活动,但大家都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于2010年再次联系上海昆曲团克服各种困难,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入手设计昆曲普及活动,让昆曲艺术在校园里又重获新生。

 

积极整合资源,培育昆曲小苗

学校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昆剧团等专业团队携手共建戏曲文化传承课程,培训师资、利用网络来丰富戏曲学习资源,通过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个版块相互融合的课程学习活动在全校普及昆曲艺术。一二年级画脸谱、识戏服、认识昆曲的行当;三四年级以京剧为主,学习感受唱念做打的表演魅力,探究京剧经典剧目及相关文化,了解京剧表演的代表人物;五六年级以昆曲为主,学习模仿昆曲的唱和演,探究昆曲经典剧目及相关文化,了解昆曲表演的代表人物,能比较京昆艺术表现的不同。在普及的基础上,从学校合唱队和舞蹈队中选取优秀学生成立“小昆虫昆曲小社团”进行提高训练,经常代表学校到外面参加演出等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设置“昆曲文化小教室”、编写“昆曲艺术小册子”、建立“小昆迷博客圈子”、设计“昆曲文化长廊”等,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昆曲艺术氛围,促进昆曲艺术在校园中的发展。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剧场观赏折子戏,并邀请上海昆剧团进校演出《三打白骨精》,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此外,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中国人过中国节,悠扬曲韵润童心”品牌系列主题活动,综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校内外艺术实践体验,从昆曲的唱念做打、服饰化妆、道具舞美等视角逐步走近昆曲艺术,让学生了解昆曲美、雅、淡、婉的艺术表演特点,并由经典剧目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体会中华民族丰富的情感,积极引导学生徜徉在中华戏曲文化的悠扬曲韵之中。

 

昆曲艺术传承,志在必行

目前,除了专业的教唱需要聘请校外专业师资上课外,学校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昆曲艺术传承师资团队。学校综合学科教导张菊老师介绍,在前期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接下来学校会尝试创造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感兴趣的昆曲剧目,组织力量编写校本教材,发挥家委会的力量,将昆曲艺术在校园里持续地传承下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一艺术的自豪。

谈到学习昆曲的感受,四(2)班的严若颀同学深有体会。她向记者介绍,在学唱昆曲的过程中,她发现昆曲和平时唱的歌曲相比,大不一样。在昆曲中,有许多字的字音与平时朗读时读的字音不同。比如“湖畔”的“畔”字,朗读时,它的读音是“pan”,而在昆曲中,它却唱成了“buan”。“开始,我还觉得很别扭,老是容易忘记字的不同读音。可唱着唱着才发现,这样“奇怪”的读音使这首曲子变得更有韵味了。不仅体会到昆曲的韵味,从学唱的昆曲的词里,让我懂得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学习昆曲让我受益匪浅。我已被她婉转动听的旋律和优美的唱词所深深吸引。”严若颀的言语中透露出对昆曲的喜爱。

昆曲艺术的传承任重道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小学校园中传承显得更加困难。卢湾一中心小学克服众多困难,让昆曲这一艺术国粹在小学校园中持续传承,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薪火相传,为一中心的师生们点赞!

昆曲是一项高雅艺术,很少有学校在开展这项艺术传承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但只要能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的国粹,并从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学校就会竭尽所能,将这一艺术在校园中传承下去。

昆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其丰富的内涵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了解、欣赏以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