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总结
(20 16学年度)
基地学校 | 卢湾一中心小学 | 指导带教学员数 | 10人 |
工作总结 | |||
(主要从培训概况、培训模式、特色、亮点、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总结,不少于1200字。) 作为市级见习教师培训基地,今年是我们第三轮开展此项工作, 本学年我校承担了10位见习教师的培训任务,分别来自区内5所小学,涉及语文、英语、音乐、心理等学科。一年来,我校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意见》、《黄浦区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要求,遵循学校制定的培训方案与计划,立足见习教师的需求,着眼于见习教师的未来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培训学习实践活动,帮助见习教师从逐步成为能够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 一、满足需求,周密计划,追求培训实效 1、依据文件精神,制定方案 在充分学习领会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遵循黄浦区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宗旨,进一步深刻认识见习教师规范化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分析2015学年见习工作的成功经验与不足,立足历届见习教师走进学校、走上讲台遇到的共性问题,本着帮助见习教师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进入教师角色的目标,调整了相关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增加了培训的内容,从师德修养、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几个方面,对见习教师进行培训。 2、强调过程管理,修订计划 培训过程中,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手段,及时向学院了解培训状态以及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合理化的需求,我们及时对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调整,使之更能促进见习教师的成长。 3、强化导师选拔,实现双赢 见习教师的带教过程,既是指导教师对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悉心指导,反过来也是对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我们对指导教师的选拔颇具匠心,除了职称必须达到小学高级及以上外,更重要地是这些教师必须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乐意完成此项工作。 见习教师刚刚进入教师角色,无论是在学科教学上,还是在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甚至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上,都需要手把手的教。我们选择的带教教师全部是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为了保证带教的质量,我们实行了双轨制带教,为每位学员安排了同年级同学科的学科指导老师,同时安排学校的优秀班主任指导开展班队工作。除此之外,我校还充分利用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为学员提供培训。本学年,我们的指导老师中就有中学高级、区教学骨干以及教研组长等。 4、加强组织管理,确保效果 我校成立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学校人事干部担任专管员,学科教导负责专业培训,制定了见习教师考勤制度,并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过程性考核,通过专管员及时与各见习教师所在学校沟通,处理各种具体问题。 二、注重实践,形式多样,确保胜任教学 1、注重规范,夯实基础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是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的基本工作。我们就从教学五环节入手,培养见习教师教学规范和教学能力,依据各环节,分公共辅导和个别辅导两部分,逐一完成对见习教师的指导。学校定期骨干教师开设小型讲座,具体指导解读《课程标准》、正确使用教学参考书、备课、设计作业等。教学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得到提升,我们要求见习教师更多像“影子教师”一样,跟随指导教师开展工作,间安排见习教师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互相听课、评课等途径,在实践中学习教学规范,提高教学能力,为此,我们要求每位指导老师每周至少上一节示范课。为了帮助见习教师尽快适应聘任学校教学工作,我校的指导教师还深入学员所在学校随堂听课,为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2、全面开放,深入学习 见习教师来学校学习,不仅仅是进入带教老师的班级、年组,他们可以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全面地了解我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学校“云课堂”的探索与研究。“云课堂”的全开放,则是希望学员们能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课堂带来的巨大冲击,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感受学校“情感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尽管每所学校的特色与文化各不相同,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是相同的。 3、重视育德,学习管理 从班主任工作入手,提高见习教师育德能力和管理水平。除了组织一些讲座外,我们鼓励见习教师做“影子”学员,跟随带教班主任深入班级,上班会、管理广播操、放学等等,近距离、甚至尝试组织班级各项活动,特别是解决一些学生中的突发状况,让学员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如何开展有效的家校沟通、如何克服因为缺少教学经验而产生的焦虑等,是见习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我们经常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学员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邀请学校心理教师和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疏导,同时鼓励见习教师多向指导教师请教,也要求指导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多管齐下,提高修养 从钢笔粉笔字入手,提升见习教师教学素养和个人修养。教师应该拥有端庄的仪表、自然的教态,拥有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拥有优雅得体的谈吐……。我们组织见习教师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学画简笔画,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养成谨言慎行的好习惯。要求他们多读书、读图、读人,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我们购买了专业理论书籍赠送给我们的学员,要求认真阅读,并能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 本学年,我们还购买了书法课程,每周三下午参加见习基地学习的教师都会来到大境阁参加书法学习,指导教师为大境阁书画社的专业书法家。学员们不仅接受传统的书法学习,而且还能充分感受老城厢的文化底蕴,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5、抓住契机,培养能力 一年一度的见习基地教师“萌芽杯”教学评比不仅是比赛,更是是对见习教师一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今年的萌芽杯,根据市见习基地技能比赛的规则,增加了综合说课、板书、演讲、案例分析等参加内容。我们邀请参加去年比赛的青年教师介绍比赛的规程和心得,在进行共性培训的基础上,对导师和青年教师分别提出不同要求,针对学员在备课、说课和上课中的薄弱之处,再做个性化辅导,使学员们在比赛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10名学员获得了了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涉及了语文、英语和音乐学科,2位老师获得模拟课堂比赛优胜奖,2位老师获得教案设计优胜奖,累计8位老师获奖。 6、重视评价,不断进取 学校对每位学员都有过程性的评价,而对于见习结束的终结性评价,我们认为并不是一份小结或一节转正课那么简单,而是要为每位学员指出下阶段努力的目标,因为见习教师仅仅是迈开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步。我们邀请了区教育学员的领导专家,组织了学校的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了听课团队,听取了学员的转正课,并作出诊断性的评价,鼓励这些青年教师不断进取。 三、立足发展,培养能力,促进不断成长 1、初步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享受教育,体验幸福”。见习教师由于缺少工作经验,第一年的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很过困难,甚至是挫折,从而对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产生一种困惑。我们的培训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的同时,更加注重信心的树立,让他们更多地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不少指导老师与见习教师分享自己的经历,学生成长所带来的喜悦,让学员们感受到教师的幸福感。 2、初步具备专业成长的责任感 “学而不厌,学无止境”。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完成见习教师为期一年的培训是新教师漫长教学生涯的第一步,我们的培训还适当地引入了教育科研的内容,鼓励学员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命题,科学地解决问题。 今年,我校基地接受了市见习基地工作中期评估,受到了专家的好评。一年培训工作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学校将在两年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做好该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