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深入领会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精神,认真执行《黄浦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整体方案》、《黄浦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实施计划》、《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为宗旨,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推进学校“云课堂”的研究与探索,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师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积极推行分层培训,打造一支团结高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具体工作:
一、落实各项改革方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1、 组织学习各项改革方案
上海市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城市,未来将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前沿,基础教育是本次综合改革的重要阵地。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改革中。学校将以专家讲座、集体学习、分层研讨等各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市、区各种文件,深入领会精神。
2、 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依据《黄浦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整体方案》、《黄浦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实施计划》、《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学校除积极参与各项改革外,要结合学校办学情况,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3、 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对现有的学校各项管理,特别是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日常管理、监控方案、制度等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完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完善学校管理机制,规范各项办学行为
1、做好招生、入学工作,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按照市教委、黄浦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依法做好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和五年级毕业生升学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教育收费的各项政策,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3、规范使用学校经费的,配合做好审计工作。
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依据相关政策规范学校各项经费的使用,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须经一定的流程,由相关部门审阅,并经学校行政会议通过后,方可进行,认真做好“三重一大”记录表。学校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审计工作。
三、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制定学校课程计划
依据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计划,贯彻落实市教委各项文件精神要求,认真执行《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完善三类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全面修订学校课程方案。以“情感教育”办学特色统整三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课程品质。
(1)提高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效益
开发有特色的微型课程,作为现有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各学科教师要针对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两纲教育”。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重点抓好相关学科的育人实践。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语文、体育与健身、美术、音乐、自然等学科课程的独特的育人价值,开展学科教学与育人融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结合区级骨干教师展示,开设骨干教师教学专场。
引入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提高基础型课程教学效率。
(2)加强330课程过程性管理和评价
加强330课程实施的过程性管理和评价工作,依据评价结果,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3)整体规划学校“快乐活动日”方案
盘整学校各项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和家长资源,整体规划,修订学校“快乐活动日”方案,确保该项活动有序开展。将“云厨房”等新开发的云系列课程充实快乐活动日课程,并开发系列短课程满足学生需求。
2、夯实学校德育工作。
贯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本市中小学学科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坚持“教书育人、活动育人、交际育人”的理念,贯彻“两纲”精神,牢固树立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1)落实传统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展
继续开展“中国人过中国节”、“约会劳模”、“小小讲解员”、“温馨邮局”、“小问号和小感叹后”等系列活动。
加强班队建设,落实“十五分钟队会”、“情感教育课”、“入团、入队仪式”以及三年级“十岁生日”等常规队活动,促进班队凝聚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2)深化“城市少年宫”建设
进一步加强 “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探索学生创新实践和课外活动新模式。进一步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以及“心语社”学生社团的作用,对学校中的一些特殊群体及个人提供心理辅导。
(4)落实家校互动平台建设
结合学校“云社区”信息化平台和家委会微信群建设,进一步提高家委会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参与度,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家校互动。
各班建立微信群使家校互动日常化。
(5)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协同作用
做好家委会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家委会委员会议,发挥家委会委员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使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3、落实“阳光体育”健身活动。
切实落实“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工作要求,在确保“三课两操两活动”的基础上,体育课教学结合“云手表”项目的研究实施,用科学手段检测体育活动的实效,提高活动质量。
继续在三年级中开设游泳课程,330课程中设置篮球、田径、足球、咏春拳训练营等课程,将原来五年级的YBA篮球联赛推广至一至五年级,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不同比赛内容。
选拔特长学生组建学校田径队、两跳一踢队、篮球队等体育运动队,积极参加市、区各级阳光体育比赛,力争提高运动成绩。
如实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定并及时上传相关数据。
5、推进“医教结合”工作。
充分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加强与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的合作,为学校卫生工作、家长指导等提供专家意见。不断完善各项应急机制,提升学校应对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各项突发事件。
6、做好学生艺术科普工作。
拓宽学校艺术科普工作思路,依托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组队参加区艺术节各项评比,争取佳绩。
以综合学科“月乐”活动为抓手,在学生中普及艺术、科学教育,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科学素养,提高学校艺术、科普教育的实效。
四、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发挥随堂听课的诊断作用
加强随堂听课,针对不同教师寻找不同策略,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发现有点,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合教师考评方案的修订,将聘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优秀教师代表学校公开展示教学、参加教学评比;存在问题的教师则制定整改计划,由专家跟进指导。
2、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以绿色指标为导向和评价标准,推动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全面评价教学质量和水平。针对《2014学年度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及绿色指标学校报告》中学校学业质量重尚待提高的环节,制定教学整改计划,在课堂教学中逐一落实。加强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内容序列研究,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每个年段的有效落实。做好2015学年度绿色指标学业测试的各项工作
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课堂中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积极在一年级开展“零起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3、注重学生创新素养培养。
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高端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培养学习中独立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研究和提炼创新人才在小学阶段的一些基本品格:如独立、自信、想象力、探究精神等,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落实。
结合学校课程建设,330课程中开设创新班,以及“快乐活动日”安排,创设各种让学生实验、实践、体验、探索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探索和创新活动,创设适合创新素养形成的“教有真情、育无止境”的学校文化。
完成新一轮创新实验项目的申报。
4、推进“云课堂”课堂教学研究。
完成“云课堂”平台建设首期项目的各项收尾工作,并且根据研究进行,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平台的各项功能,特别是过程性评价以及阶段评价功能。
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继续在数学、自然、语文、英语等学科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积累课例,总结经验,同步推广,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其它等学科跟进研究,尝试在新的技术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云课堂”具有课堂的实时性、反馈的及时性、练习的针对性和过程的完整性的特点,利用“云课桌”、平板电脑等现代技术手段,积累、利用各类教育数据,逐步将“云课堂”的研究引向“用数据说话”的实证研究,推进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分析技术、学习分析技术试验,探索运用信息化技术满足学生个性学习和创新素养的培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4月、11月分别进行“云课堂”第八、第九次展示。
启动“云手表”研究项目,在硬件开发的过程中,选择试点班级进行了体育教学实验,不断完善“云手表”的各项功能,确保按时完成相关课题研究,提高体育学科教学的实效。
将“云厨房”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快乐活动日”内容列入课表,从四、五年级开始逐步推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将生命教育落在实处。
5、完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校现有各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基础上,成立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寻求形成监控管理的长效机制。对现有的“月乐”制度进行梳理和修整,强化质量监控命题及方案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使之对教学具有诊断性,加强对质量监控后整改情况的再监控。
6、探索零起点教学与评价
根据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一、二年级继续开展零起点的教学和评价研究与实践,特别是做好综合评价、家长开放日等各项工作。并且将综合评价的经验向三年级进行推广。
四、加强教师校本培训,打造优质教师团队
1、做好见习基地的各项工作
依照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做好见习基地的各项工作,及时与带教教师学校联系,满足见习教师的发展需求。
2、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严格管理学校教研活动,做到各项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主题、人人参与、有记录。
3、落实学校教师校本培训。
按时进行学校校本培训课程的申报和总结,组织教师认真参加校本培训,完成360教师培训中学校培训部分的各项工作。
继续开展“30、40、50”分层培训,发挥每个年龄阶段教师的特长,提高培训的实效。
4、打造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梯队。
继续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实现青年教师带教双导师制度,带教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总结。
充分发挥现有新一届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团队的作用,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参与各级各类培训,为他们申报更高一级职称或称号提供支撑。
制定学校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培养梯队,创设各项条件,充分发挥学校青年教师科研沙龙等教师社团的作用,使更多的中青年教师能够成为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乃至名师。
五、依据市区相关文件通知要求,完成其它各项工作。
1、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各项工作。
2、做好退管会等各项工作,关系退休教工的利益。
3、做好安全校园创建、献血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