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浦东第二期名校园长培养项目(小学组)导师何学峰、杨荣、吴蓉瑾与学员们共聚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聆听“时代楷模”“上海市教育功臣”吴蓉瑾校长的报告,并参观了卢一小开发的一系列“云课程”,实地学习卢一小在“数智”与“情感”双驱动下的育人模式,领略数智化赋能背景下的育人全过程、教学全流程、评价全要素、教师全方位发展的实践之新,“云”上之美。
首先,吴蓉瑾校长作了题为《加快数字化转型,玉成师生发展》的主旨报告。吴校长和学员们分享了卢一小的“云课堂”的研究历程,开发期间始终秉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技术研发”的理念,坚持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逐步开发出技术赋能下的硬件产品和软件技术,如云手表、云厨房、云阅读、云课桌等。吴校长在报告中还展示了卢一小的教学课堂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三三制备课”,优化备课流程,促进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得到发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技术支撑,卢一小能够更全程细致把握学生成长,更有效地促进教学流程优化,更全面地精准实施评价反馈。
除此之外,吴校长还和学员们分享了她“读书、读图、读人”的成长心得,勉励学员们从阅读和优秀的前辈身上汲取向上的力量,成长为优秀的教育人才。
上海市实验小学原校长、特级校长杨荣在最后的交流发言中高度评价了吴蓉瑾校长在数智化的积极探索和作为教育功臣的担当。她说,吴校长的教育实践是务实的,精准对接国家教育走向,并且能带领学校用好专家资源,自我迭代。同样从吴校长的成长经历中也能看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独立判断和持续追求。
浦东第二期名校园长培养项目(小学组)的培训工作持续推动,通过走近数智化校园,赏盛放“云”上之花,聆听专家报告,让学员近距离领略技术赋能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样态,进一步理解数字化改革项目的内涵和意义。工作室将继续着眼于教育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形式的培训形式,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学,提供丰富真实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