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创新实践日展示活动
★减负增效动真格——
整合区域资源,还素质教育时间与空间,卢湾区教育局向社会承诺:帮助学生实现“我的时间我做主”:调整课时安排,确立每周五为“创新实践活动日”;优化评价方式,培育健康科学的质量文化;找准突破重点,倡导百花齐放的校园创意行动。
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何总是减不下来?创新人才为何无法脱颖而出?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何总是举步维艰?卢湾区教育局局长唐海宝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敢破釜沉舟地真正还素质教育以时间和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调整课时,不敢打开校门,不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这样素质教育自然无法阔步向前。”
新学期伊始,卢湾区教育局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决定“向时间叫板,为素质教育腾出空间”。该区将整合区域内的社会资源,调整课时安排,确立每周五为“创新实践活动日”,腾出半天,让中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举的素质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我的时间我做主”。这也是该区贯彻落实前不久召开的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的一项实质性举措。
区域面积堪称“袖珍”的卢湾区,却集聚着融海派文化与历史传统于一体的丰富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富有深厚自然科学底蕴的上海市科学会堂和极具人文社科实力的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都在辖区之内,这些社会资源早在多年前就与该区不少中小学展开深度合作,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特色活动。据唐海宝透露,从本学期起,卢湾区将智慧调整课时安排,充分利用每周五的“创新实践活动日”时间,突破固有教育体制和机制限制,整合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发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枢纽作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想起来、创造起来,激发每个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浓厚兴趣,旗帜鲜明地为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刻下“科学教育”特色烙印。
“让科学探究与课堂同行,让创新梦想与生活相伴”。在每所学校都动起来的“普及”基础上,该区教育局还将与区科协、区人保局共同联手依托上海市科学会堂英才俱乐部设立“卢湾区创新后备人才培育中心”,建立“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人文与社会科学实验基地”、“向明中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和“卢湾高级中学生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等三大主题基地,为那些对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搭建学习、体验、展示的平台。与此同时,为保障该项目的开展,将以区教育局为主,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区科协和区教育局已聘请来自“院士中心”、市社科院和183个科技类专业协会的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资深科技辅导教师加盟带教专家队伍。
除了以整体推进科学教育为特色外,卢湾区还将围绕“还素质教育时间与空间”的思路,优化评价方式,培育健康科学的质量文化。所谓健康科学的质量文化,就是要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出发点,深入了解“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和学校”。本学期该区将通过智慧型教师的评选与推介,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和智慧型课堂的生成。
素质教育的落实一方面需要区域整体推进,另一方面更需要每所学校从不同的校情出发,抓准各自的突破重点,寻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不同路径。为此,卢湾区还将倡导每所学校展开校园创意行动,让素质教育的推进呈现因校制宜百花齐放的景象。
★思考探索初尝试——
我校在落实卢湾区教育局关于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日”的要求伊始,并没有急着寻找爱国主义教育场馆,也没有忙着让所有综合学科教师仓促上阵,而是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思考一:孩子们喜欢怎样的活动?
思考二:我们应该怎样盘活所有资源?
思考三:活动怎样才能与我们的课程结合起来?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也在行动,做了几件事:
行动一:发放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询问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项目。
行动二:走走区内的中学,访问附近的幼儿园,跑跑所属的社区,问问校内的家长,将我们所掌握的资源整合,统筹安排,盘活资源。
行动三:学校领导班子、学科组组长、科研室成员一起研讨,如何将创新实践日融入我们的课程,使之开展得规范、常态、持久。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调整,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活动内容开发,真正让学生能够在创新实践活动日里,动手动脑,由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第一份创新实践活动内容菜单诞生了:
创新实践日活动内容
项目类别 | 活动名称 | 活动内容 | 支援单位 | 授课教师 |
兴趣开发类 | 玩具总动员 | 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各类益智玩具,动手动脑 | 本 校 |
本校课任教师
小小主持人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青少年活动中心
徐贝贝
武 术
中高年级男生学习太极拳
淮海中路社区
张 民
小小考古学家
考古知识介绍,动手实践
本 校
本校课任教师
摄 影
教会学生摄影基本原理
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力钢、成燕
中国建筑房模
结合学校校本课程中房模、桥模的内容介绍,动手制作
本 校
刘 红
十 字 绣
中高年级女生学习女红
本 校
本校课任教师
藏 族 舞
教会二年级学生藏族舞表演
上海舞蹈学院
詹积民
社区互动类
水墨画、书法
教会学生水墨画、书法的基本技能
淮海中路社区
徐林、朱鸿祥
未来工程师
适合高年级学生的电子积木等动手动脑的益智类项目
淮海中路社区
傅丽萍
木兰扇、太极拳
教会高年级学生木兰扇、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淮海中路社区
都 琴
茶艺、插花课
初步掌握茶艺、插花的基本要领
退管会
老年大学学员
毛 线 编 织
高年级女生学会毛线编制
本 校
本校课任教师
中西点心制作
教会学生简单的点心制作
红房子西餐厅
徐静婵、顾元浩家长
勤工俭学类
校内服务
学生在校内开展的劳动项目
本 校
本校课任教师
“阳光之家”
为社区的老人、残疾人提供服务
淮海中路社区
余珏(专职心理教师)
幼儿园服务
由我校二年级学生为奥林、海粟、汇龙、瑞金一路等幼儿园提供幼小衔接的服务内容
区内幼儿园
团支部
社会实践类
小小讲解员服务
为一大会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儿童版讲解服务培训
爱国主义场馆
场馆负责人
共建单位
参观武警官兵营房,参与消防演练
武警支队
支队长
艺术欣赏类
童话剧、电 影
欣赏相关剧目
卢湾区文化馆
班主任带队
杂 技 魔 术
观赏杂技表演
卢湾区文化馆
班主任带队
各大艺术场馆
观看美术展览等
美术馆、博物馆等
王道文
昆 曲 启蒙
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上海昆剧团
张军、季云峰
互动讲座类
知 名 校 友
以知名校友的故事来激励学生
本 校
王振义
家长志愿者
由家长志愿者来开设讲座
家长资源库
伍 洋
特 色 教 师
教师开设与个人特色相关的讲座
骨干教师团队
张 菊
世博特色类
小小外交官课程
与国际接规的互动口语课程
布利斯班培训中心
Amy
英语演讲课程
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
盛佳萍
少年网上行
培养学生网络搜索信息等能力
本 校
徐 旭
少年礼仪课程
世博礼仪课程
少年报社
耿 愈
小初衔接类
法语启蒙
教会学生基本的法语口语
兴 业 中 学
法语专职教师
小小生物家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生物教师
小小物理学家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物理教师
桥牌启蒙(中)
让学生初步了解桥牌常识
桥牌专职教师
体育欣赏
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体操、篮球等
体育教师
版画启蒙与欣赏
让学生初步了解版画
李慧利中学
张凌云
小小桥牌手(高)
学生可组成团队开展小竞赛
钟 斌
漫游数学王国
数学小游戏
数学教师
信息技术
信息学奥林匹克初探
卢 湾 中 学
柴继祥
艺术、人文节
参加学校的相关节日
向明初级中学
英语口语
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震旦外国语学校
张德瑾、冯克馨
陶艺欣赏
学会欣赏陶艺,动手制作陶艺
中 山 学 校
科技节
参加学校科技节并参与相关竞赛
比 乐 中 学
中华小厨房
动手做点心,学会制作餐巾花
中 华 职 校
以上课程得到了初中、社区及许多共建单位的支持,为此我们也非常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创新实践的平台。
★及时总结再推进——
在创新实践日的起步阶段,难免存在一些衔接上不紧密、项目运作不畅、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但是我们举全校之力,坚持着,集思广益,发动全体学生、老师、家长一起来动脑筋,及时发现、总结活动的情况,并且设法将创新实践日融入我们的课程,在不断改进中使这项孩子们喜爱的活动课程能持久地开展下去。终于我们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创新实践系列课程
1、课程特色
整合区域内的社会资源,调整课时安排,确立每周五为“创新实践活动日”,腾出半天,让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举的素质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我的时间我做主”,倡导“让科学探究与课堂同行,让创新梦想与生活相伴”。
2、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八大类,简述如下:
(1)兴趣开发类:兴趣开发类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结合学校原本开发的校本课程,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根据不同年级分层开展创新实践。
(2)社区互动类:充分开发淮海中路街道社区资源,授课教师以艺术、科技等项目的启蒙、普及作为授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校与社区共建互动。
(3)勤工俭学类:利用校内资源,例如图书整理,教学学具的制作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机会。继续几项服务品牌的推进。
(4)社会实践类:继续与共建单位、区内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艺术欣赏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相关的艺术欣赏类课程内容,结合各大场馆开放时间、展出内容进行设计。
(6)互动讲座类:在学校原有的“少年讲坛”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教师讲坛”、“家长讲坛”等,为学生提供服务。
(7)世博特色类:除了开设“迎世博”相关礼仪课程外,注重英语口语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创设英语交流的互动空间,提高表达能力,学会待人接物。
(8)小初衔接类:与各初中校进行小初衔接的尝试,在课程内容上衔接,在师资力量上共享,尤其是针对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一方面能够对初中学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一方面对各初中的情况有初步印象。让五年级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空间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动手实践,积极动脑,提高综合素养。
3、课程序列
为了能够使自发的创新实践活动逐步过度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相对稳定师资的创新实践课程,我们在课程序列上进一步梳理,分别有传统文化、学科拓展、工艺美术、科技实践等,每一门课程都在不断完善和修订课程计划、充实课程内容。如传统文化课程中,我们又分为“琴棋书画”等几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开设课程,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例:
传统文化课程 |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
琴 | 认识小蝌蚪 | 竖笛(初级) | 竖笛(高级) |
|
| |
棋 | 围棋基础 | 围棋(初级) | 围棋(中级) | 桥牌基础 | 桥牌初级 | |
书 | 硬笔书法(铅笔) | 硬笔书法(钢笔) | 毛笔 (大楷) | 毛笔 (作品) | 钢楷 毛笔 | |
画 | 涂色 | 简笔画 | 国画启蒙 |
版画欣赏
创作画
我们将根据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项基本技能的研究来逐步构建、完善课程序列,使创新实践课程实现年级间的延续,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课程实施
学校充分挖掘资源,整合了校内资源,社会资源,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设定了兴趣开发类、社区互动类、小初衔接类、艺术欣赏等八大类别涉及武术、十字绣、中西点心制作、杂技魔术、法语启蒙、小小生物家、陶艺欣赏等三十多项形式新、内容新的拓展、探究的课程。每周这些课程像“大转盘”似的在各年级各班级轮转。课程实施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走出去——校际联动显成效。
学校让五年级学生走进预初课堂,开展了“争当小小实验员”的活动。在兴业中学物理实验室里,物理学老师给五年级同学讲述物理学家伽利略的故事,并引导他们观察“单摆”物理现象,还让同学们亲手体验并联电路的奇妙特点,做“热水与冷水对流”、“视觉与味觉的错乱”等实验,这是新的知识,大家都觉得特别新鲜,不仅激起了大家追求科学知识的欲望,对即将到来的初中学习生活特别的向往。创新实践课小初衔接的尝试,做到与课程内容衔接,尤其针对即将毕业的五年级学生,非常受欢迎。卢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卢湾区学生的一个重要科普基地,我校组织学生在创新实践课中走进活动中心,走进青少年探索馆,在互动观察、实验、游戏之中学习科学,感悟科学激发对自然世界的兴趣。
(2)请进来——优秀师资共分享
学校非常注重兴趣类课程的开发,这些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还结合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分层开展创新实践。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有些学校专门聘请的校外优秀教师,使学生受益。操场上,三年级的同学正跟着木兰拳的老师有板有眼的练着招式;舞蹈房,低年级的学生正跟着专业老师学习藏族舞,虽然学生们的动作有点笨拙,但是学生们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态度认真;美术教室里,学生们正欣赏着版画作品,尝试着学画版画;活动室里学生们专业桥牌老师的引导下走进桥牌世界,探索桥牌奥秘……
(3)可集中——专题活动乐趣多
一回“疯狂科学”的科普大比拼让学生在科学世界里徜徉,新奇不已,学到更多;一次小初年级间的体育大竞技让五年级学生与初中预备班学生较量一番,比比谁的身体更棒;一场学校艺术大联展让多才多艺的学生在舞台上一展身手,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每一次的专题活动都是一次阶段总结,大家迫不及待地期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向众人展示。
(4)能分散——个性发展有空间
男生爱学武术,女生爱上绣花,高年级对着瓶瓶罐罐着迷,做了一个又一个实验,低年级看着石膏彩泥欢喜,敲出了一个个兵马俑。根据自己的喜欢、年龄特征选一选,挑一挑,填上意见征询表,希望老师能为自己安排这样那样的课程,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完全可以分散开学习,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4、基本成效
以创新实践课为平台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中华民族有许多的艺术瑰宝,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现在的学生对许多独有的中国文化了解甚少,因此我校充分利用创新实践课这一契机,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利用书法、国画、戏剧等多种载体,增强传统文化艺术对青少年的感染和熏陶,同时做到了“三个坚持”:即坚持以引导鼓励为主,激发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坚持多方面渗透,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遍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对于兴趣高、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组成特长班,努力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造诣。此类的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更多的机构开始与我们主动联系,并且提供各类活动方案,免费提供师资。台湾阿福童理财课程、汽车博物馆的“汽车展示周”、儿童博物馆的“diy”课程、地质博物馆的“猜猜我是谁”矿石展等等。
创新实践日实施了近一年,学生在创新实践日的活动中激发了学习潜能,拓展了学生视野,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特长,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学有所乐,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