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日
拓展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拓展实践 > 正文
“遭遇”阿Q
发布日期:2006-10-26    作者:
暑假去了绍兴旅游,顶着烈日来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镇上不知何故围着一大群人,走近一瞧,嘿!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明了”呀。原来鲁镇当街斜倚着一个小人物—就是那个装神弄鬼、疯疯癫癫、喜欢干点小偷小摸的“阿Q”嘛(我可是为绍兴文化游做过充分准备的哦)。看那“阿Q”,头戴一顶破毡帽,身穿一身黄短袄(上面全是补丁,还裂成一条条的、臭烘烘的),手拿一根长长的烟斗吸着烟,烟斗上还挂着一个发黄的白色烟丝袋。再低头一瞧,......呵呵,"阿Q"他脚上穿的好好的黑色棉布鞋都被他东奔西跑,磨得变成"风凉鞋"了,脚趾头都露在外面了,这大热天的倒也凉快了。而"阿Q"人呢,长得精瘦(很瘦很瘦),说话时眉毛倒八字一撇,嘴一奴,一看就知道,他总是神经兮兮的,引人发笑。 当下,“阿Q”见游人来了,马上摆出一副“神气”的模样,“妈妈的,快跟我走,让我们一起革命去!”标准地道的绍兴方言引来了围观者的哄笑。见无人响应,他又骂骂咧咧道:“你们还不去,找死哇?!当心被革命党杀头喔!”...... 群众演员的逼真表演,一下子把我拉进了“阿Q”那个年代。回来的路上我忙不迭地取出了随身携带的《阿Q正传》,再次阅读起鲁迅先生的这部名篇。 再读《阿Q正传》,可叹“阿Q”这个可怜、可恨又可悲的小人物,欺软怕硬、是非不分,口气比大象还大,胆子却比老鼠还小。遇事只会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一旁的妈妈还补充道,其实鲁迅先生的“阿Q”是暗指着当时的中国社会......高深的道理,我不明白,但是我突然有一种想法,我们学校不是正在教育我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吗?老师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荣辱观的小事例,而这“阿Q”的人生悲剧不正是因为他没有清晰的荣辱观,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荣辱观,所以才会是非不分、荣辱不分,干了那么多愚蠢的事情,最终因此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想到这,我感慨万分,虽说“阿Q”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长久了,不过这对我们来讲,拥有正确的荣辱观,你才可能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你才能够明辨是非,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多学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吧,让“阿Q”永远留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吧,希望这世上的“阿Q”越少越好! 四(7) 黄骞淳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
地址:上海市淡水路450号 邮编:200025 电话:63280645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