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放日
文献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 文献资料 > 正文
浦江两岸闪耀教育“率先”之光
发布日期:2007-07-28    作者:

浦江两岸闪耀教育“率先”之光

——上海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

2007-07-27

  伴随着经济总量持续14年两位数增长,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用超前理念发展教育的思路从来没有改变。面对中央要求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使命,上海庄严承诺: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和气度,高起点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6月下旬,记者一行走进上海,奔波于浦江两岸,寻找政府如何纵深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细节,感受“率先”背后的理念与实践。

  政府责任如何落实 0.1个百分点背后的艰难“战役”

  盛夏酷暑,青浦区辅读学校校长陈建军带领着几位教师,一家一户挨个敲门。全区符合入学条件的首批18名残障孩子早在半年前就被安置就读,而第二批12个重度残障儿童却因信息不全,无法一下子开展教育工作。

  教师们第一次登门时,许多家长戒备地问:“教这样的孩子,你们收钱吗?我们可没钱哦。”

  “我们都是特教学校的教师,是来为您家的孩子免费送教上门的。虽然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行为能力偏低,但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呀!”教师们一遍遍地耐心解释,终于说服了家长。

  被这样“挖”出来的残障儿童共有800多名,他们绝大多数有智障、肢体残疾或言语障碍,连家长都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然而,上海本着“一个都不少”的原则,按其残障程度,采取随班就读、进入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定期开展家教指导或提供资料等方式因材施教,使分布在17个区县的重度残障孩子同样享受着义务教育的权利。

  这是一场将适龄少儿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从99.8%提高到99.9%的艰难“战役”。0.1个百分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字增加,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说:“如果说我们以前提出‘一个都不少’,更多的是着眼数量上提高,现在我们意识到,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一个都不放弃’,在于从内涵上提升。这是理念上的进步。”

  看上海的教育,不是看盖了几座高楼,修了多少操场,要看的,恰恰就是蕴含在这些背后的发展理念。

  随着《中小学建设标准》的修订、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提高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上海义务教育已基本实现硬件均衡。然而,城乡之间、学段之间、学校之间的质量差距如何缩短?教育公平与尊重差异如何协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怎样更为合理?城市独生子女与外来流动人口等新问题如何应对……触及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深层问题一一呈现。

  上海教育决策者们深知,破解难题不仅要靠投入,更需要的是集聚智慧的力量。如果说这0.1个百分点,是政府责无旁贷的“柔性理念”,那么,市教委每年公布19个区县的“教育账目”,则是确保区县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刚性政策”。包括经费增减、公用经费、生均经费等关键指标在内的“账目”一经公开,老百姓对政府是否尽责一目了然,从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舆论环境。仅半年,6个未达标区县各项指标全部落实到位,并形成长效机制。

  以生为本如何体现 190天与170天的和谐“交响曲”

  这个暑假,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学校的运动场馆、各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天天开放,发展一两项文体爱好成为许多学校布置的“新概念”暑期作业。而新近推出的“德育地图”,更是为孩子们指引了“好去处”。

  一年365天,上学时间约有190天,课外时间约有170天。从课内到课外,上海弹奏出一首美妙的以生为本“交响曲”。

  3年前,谈起“以生为本”,许多校长、教师和家长会如此“辩解”:“考试指挥棒不变,指向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就很难真正见效,‘以生为本’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改,就从这根“指挥棒”开始,就是从课堂的190天开始。

  2005年,将毕业考和升学考“两考并一考”的中考首次降低难度系数,为初中生“减负”,此举在社会和学校中引发不小的“震动”。

  2006年,中考改革进一步深化,难度系数始终保持不超大纲,同时关注日常体育成绩,推优生比例提升至30%,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2007年,中考再度呈现多元格局,零志愿、推优生、名额分配、自主招生,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也更为科学。至此,上海的初中毕业生已基本实现了按照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中考“松绑”之后,中小学校开始真正思考“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的教学里、在教师的头脑中究竟该如何体现?

  2007年4月,曾为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的尹后庆走上市教委副主任岗位,并主抓基础教育。在上任之初,他便聚焦课堂,并在许多场合呼吁,课堂教学必须追问有效程度,教育教学的规律蕴含在直接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多样化课堂之中,当下的教育必须回归本原,既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等基本环节抓起,又要着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教育工作者只有真正回归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减负’、‘素质教育’的成效才会逐步显现。”

  解决好190天的问题之后,释放出来的170天如何“打理”?像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上海也迎来了最好的机遇。

  今年年初,中央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了重要战略高度来推进,明确必须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一小时”的背后所引申出的是“场地是否充分”、“时间如何保证”、“运动怎样有效”等一系列深层问题。

  上海,准备好了!多年前的数项校园建设工程,使中小学校体育场地不仅全部达标,而且已逐步向社区开放;纵深推进着的课程改革在削减课时、降低难度方面有所突破,确保时间开展文体活动早已排上了市教委年度工作重点。

  接下来,上海要考虑的是怎样填充这一小时的丰富内涵,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切实起到提升身体素质的效果。于是,围绕一小时引发的“保证充足睡眠、推迟上学时间”、“开展群体性特色体育活动”、“校内课程与校外活动联手”等一系列改革正在展开……

  发展空间如何开拓 教育与最新医学成果“联姻”

  7月8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一场针对儿科医生进行的小型研讨会悄然举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顶尖儿科医生兼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博士前来介绍儿童学能发展的最新趋势。没想到,上海教委主任沈晓明“不请自来”,并与列文博士深度对话。人们猜测,此举是否是一个信号,上海教育今后将与最新医学成果“联姻”而走上更为科学的发展之路。

  果然,5天之后,上海市教委向新闻界发布:上海将启动幼儿教师急症救助培训。由上海4家儿童医院选派出的20位儿科医生跟随美国专家展开“种子培训”,然后,由这20颗“种子”,“孵化”6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再由600名骨干教师培训全市3.5万名保教人员。

  在沈晓明看来,走向现代化的上海教育不仅要继承和发展传统经验,更要敏锐地借鉴飞速发展着的脑科学、神经科学、发育科学等医学领域的最新成果。

  与此相关的是:学生的书包究竟多重才适度?课桌椅该有多高?教室灯光该多亮?睡眠多久才有效?每节课时间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应该有多长?……这些教育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同样萦绕在沈晓明的脑海中,所不同的是他正着手组织力量通过生理学的研究分析,对这些问题作出更加科学的解释。在他的推动下,儿科医学成为学前教育教师的必修课、逐步建立教育生理学科等项目开始酝酿。可以预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将随着医学和教育的走到一起而变得更加深刻。

  筹划“医教结合”只是上海面向未来、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侧面。领教育改革风气之先的上海教育就是这样站在新的起点,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瞄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力争在201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拥有1800万人口的城市因优质教育而充满生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观念突破与实践创新将成为上海教育决胜未来的关键要素。上海教育,明天更值得期待。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7日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
地址:上海市淡水路450号 邮编:200025 电话:63280645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