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实践创新
发布日期:2006-04-19
作者:
2002年11月,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确立了“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注入情感因素,系统构建完整教育――小学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我校在将“情感教育”这一办学特色涵盖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同时,还尝试着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正逐步形成卢湾一中心校本化的实施体系。以下作若干方面的简要介绍。
一、注入情感因素 构建完整教育
彻底改革现行学校教育的片面性和狭隘的功利性,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全面注入情感因素,使学校教育更完整,使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从小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自己的情感,形成情感上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 主要做法有:
——营造以“情感场”为环境特点的学校文化的研究
——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为特点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创设体现平等民主的情感氛围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改革
——建立以提高“受爱”与“施爱”能力为特点的互爱互助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二、以情促知 聚焦课堂
我们遵循“关注、激起、移入、加深、弥散”的情感发展规律,营造乐学氛围,多向情感交流,关注个体需求,缩短心理距离,探索以情感发展促进认知发展的操作方法。
1、在语文、英语、社会等课程的教学中,创设情感环境,体验角色情感,激发主体感悟。以下是一组教学剪影:
——《寄冰》教学中的打电话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打电话的基本礼仪,而且通过对话互动,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学生体验角色,理解角色,评价角色,在模拟法庭中扮演林肯,精彩辩护。以情促练,以练激情。
——多媒体影像的逼真再现,把学生带入了“鸟的天堂”,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和追求。
——设计垃圾分类的游戏情景,学生以最佳情绪状态投入数字化游戏,手脑并用,身心愉悦,主动发展。
2、在数学、自然、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中,注重“理性”与情感的交互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下是一组教学剪影:
——联系实际,展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景促情,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独立思考、勇于猜想、交流合作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在自然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3、在艺术、体育学科教学中,激发兴趣,愉悦身心,通过蓄情、酿情、泻情等环节,把审美、陶冶、想象和技能技巧训练紧密结合,达到以情启智,以情健体,以情赏美的目的。以下是一组教学剪影:
——同心圆的游戏让学生体会我们是一颗心,心中有你、有我、有他,大家心连心才能把游戏做好,体会团结的力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黄云老师根据自己的舞蹈特长,有机地穿插各民族舞蹈的欣赏与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
——音乐课是一门激发情感的艺术课程。张菊老师在音乐课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积极创设情感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人际、活动情境来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在情感的交流中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
三、创品牌活动 重情感体验
我们将培养小学生民族情结、爱国情感以及促进文化认同的因素融入各种活动之中,有些活动已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每年轮番开展,让小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积极参与,体验情感,启发认知,培养能力。我校已有主要品牌活动举例如下:
——“中国人过中国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体验了民族的自豪感。其中有:“红红火火中国年“、“情满心愿墙”、“开开心心闹元宵”等。
——“约会劳模,感受激情”。让学生和劳模亲密接触,感受劳模身上具有的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
——“老少系列活动”。不仅拓展了“学校—社区”文化共建的新领
域,更让孩子们体验到孝敬老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其中有:老少读书会、老少书画社、老少网上行、老少健身社、老少摄影组、老少合唱队、老少巧手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