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解放日报》3月30日第六版对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报道:
卢湾一中心:“课程超市”随意挑
——上海中小学探索个性化教育系列报道(二)
本报记者 彭薇
中学开出百门选修课,让学生按兴趣和需求选择,这并不稀罕;但在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孩子们也享受到了和中学生一样的“特殊待遇”。新学期起,学校推出“个性课程表”,孩子们可在140多门包罗万象的课程中,挑选自己的最爱,“钻”进另一个活动小天地。
选课的碰撞
校长吴蓉瑾将学校的个性课程比喻成课程“大超市”,每个孩子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两种课。除了思维训练、英语口语课等与主科“搭界”的课程,还有不少课余兴趣开发课,如书法、国画、摄影、管弦乐、国际象棋等。针对一些小“科学迷”,学校特意推出“科学素养课”,为孩子普及科学小常识,通过一些科学小实验培养探究能力。据介绍,“个性课”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每天1个小时,一周两三次。每门课开设初级、中级和高级班,孩子可根据自己的水平不断“晋级”。
课程多了,在“选什么课”上,家长和孩子却产生了矛盾。
孩子们普遍倾向于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类,或者是小小化学家、巧手坊等动手类课程。可是家长们不买账,他们更偏向思维训练、英语口语课,觉得唱歌、画画对提高成绩没什么用,而英语、数学这样的课程才更有含金量,说不定以后“小升初”还能派上用场。
吴蓉瑾说,这正好反映出一些家长的教育观。要不要孩子去学一样东西,他们判断的第一标准是“有什么用”,最好能提高学习成绩,“家长的想法并没错,但观念需转一转,别忽视了孩子本身的个性和需求”。
开课之初,学校老师特意引导家长,帮孩子一起挑课。有个孩子怕说英语,家长坚持要报口语班,英语老师推荐了英语表演班,孩子边演边说,反而放得开了。家长一看孩子学习兴趣提高,自然慢慢解开了心结。还有家长说,有了“个性课程”,给孩子在外面报的周末班也不去读了,“这里有学有玩,很丰富”。
专设资金请“外援”
学生们兴趣广泛,也对课程提出很多期望和要求,比如要学计算机信息、无线电通信、能源小常识等。这时,吴校长发现,仅靠老师自己的力量,要打造好“个性课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学校专设资金,向区内初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聘来“助教”。比如计算机课,学校请来卢湾中学的金牌信息学教练
一些家长志愿者也加入“个性课程”队伍。有位家长是肿瘤医院医学博士,给孩子们开出“人体的奥秘”科普课,带来形象立体的人体模型,从骨骼、肌肉等,分门别类给孩子讲授关于身体的小学问。还有的家长“客串”作
据调查,孩子们对天文地理、植物动物学特别有兴趣。学校顺水推舟,打算邀请普陀区的地理名师,一起研究开设适合小学生的“地理课”。另外,再腾出校内两大块地,聘请植物专家,在“种植课”上带孩子享受播种、耕耘、收获的乐趣。
教师需要更“专”
请“外援”的经历,让吴蓉瑾更明白一个道理: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教师须先“多元化”。
前几天,有个家长跑来问吴校长:“个性课程”有没有教学大纲,我们应该怎样辅导?吴蓉瑾说,其实这一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法,其评价主要看三个指标:一是满意率,即孩子喜不喜欢;二是实效性,即孩子收获了什么,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快乐;三是生命力,也就是课程是不是有“递进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